close
最近有很多朋友詢問我有關 負債整合利率 的問題
因為我曾經有過這方面的經驗(貸款.卡債)
所以我決定寫一篇關於 負債整合利率 的文章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解決金錢上的問題
負債整合利率的資訊分享
7月5日消息,6月經濟數據即將出爐,中金公司今日表示,預計6月新增貸款1.5萬億,季末衝量特點較為顯著;預計新增社會融資1.5萬億,而M2增速則回落至11.2%。對於布局金融板塊,中金認為,券商股為首選。
「預計6月新增貸款1.5萬億」,中金表示,預計新增新口徑貸款1.5萬億,該數據前值為9855億,去年同期12806億。「這顯著超出目前市場一致預期50%,即一萬億」。
中金公司分析,6月新增貸款中,四大行新增貸款同比增長15-20%,股份制同比增長100-150%。投向方面,個人貸款中按揭佔比負債整合利率超50%,票據佔比20%左右,「由此可見,新增貸款大幅超預期,季末衝量負債整合利率特點較為顯著。」
對於新增社會融資,中金預計表外融負債整合利率資將持續低迷,債券融資規模約2000億,預計6月新增社融規模1.5萬億。除此之外,對於市場普遍關注的M2數據,中金分析,預計6月社融環比大幅增長,但由於高基數原因,M2同比增速繼續回落至11.2%。
上周,持有民生銀行股份2.56%的華夏人壽,和持有民生銀行負債整合利率股份2.92%的東方集團簽署一致行動人協議。隨後,本負債整合利率周一凌晨,華夏人壽發佈公告,擬在未來12個月內增持0.1%—2%民生銀行股份后,中金表示,此舉符合預期。
「東方集團的訴求在於維持董事席位,而華夏人壽的訴求在於用權益法核算,兩者股份相加超過5%,但根據舉牌之後六個月不得反向交易的規則,這也意味著華夏人壽大概率會繼續增持。」中金分析稱。
對於該消息對市場的影響,中金分析稱,意義不僅限於民生銀行。銀行股歷次上漲都離不開大量增量資金的介入,比如2012年底產業資本和外資,2014年底 槓桿資金,2016年中滬港通南下資金。「因此,此次華夏人壽增持民生銀行,我們認為或開啟新一輪產業資本搶籌藍籌行情。
「但受益股也不僅限於民生A股。」中金分析,由於擬增持金額較小;民生銀行是實際流通市值最大的銀行,盤子太大;新希望集團或最近成立自己的民營銀行,其在民生銀行的股權或存減持風險等因素,增持本身對民生A股股價影響不大。
「我們建議投資者關注券商股,首推華泰證券和同花順。」中金表示,券商股在藍籌股中,彈性大於銀行,更遠大於民生銀行。「在A股銀行股中,我們推薦彈性更大的三家城商行以及某上市金融控股公司旗下股份制銀行。」
友訊(2332)迎向30周年,在新任董事長宣明智宣誓今年將努力讓友訊的虧損畫下句點,再創下一個偉大的30年,此話一出,果然為股價打下強心針,昨日友訊再以一根長紅,創下波段新高,股價成功站穩所有短期均線,短線仍利於多頭。
為了扭轉虧損的頹勢,友訊近期展開庫存、呆帳、呆料的處理,內部規畫既有結構的堅實計畫,會在9月底前完成,屆時將帶動成本以及費用的大幅下滑,不過在打呆的過程中,仍會有些費用產生,推測改革後的整體營運要等到今年第四季才會看到明顯的改善。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若英國真的退出歐盟,政府雖可能採取措施因應,但實際影響難以估算,因投資信心不振、金融狀況趨緊以及外匯收入將受影響,短線將導致經濟大幅下滑,企業營運以英國為主的公司,尤其是金融及營建業,可能會受到較大的打擊。
法人指出,市場短線震盪可能仍大,後續將密切注意決策者動作,未來幾周及幾個月在市場震盪下可能浮現一些長期投資機會,有些具吸引力的資產類別將在混亂市場中表現相對突出。
英國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已普遍遭調降,法國巴黎銀行認為,第4季可能再採行量化寬鬆,道明銀行認為未來12個月英國陷入衰退的機率達6成,瑞信則將英國富時100指數目標價自6,600點下修至6,200點;整體歐洲也將受到衝擊,不確定因素也會拖累歐洲經濟,德意志銀行下調2016年道瓊歐洲600大企業獲利預估至-0.8%,為今年來首度轉負。
對歐洲而言,英國脫歐將提高其他國家民族主義政黨的勢力,導致英國與歐盟後續協商的難度提高,也代表未來將面臨相當多的未知數,未來仍需長期關注此項議題。
亨德森遠見泛歐股票基金經理人Tim Stevenson指出,在英國公投結果底定後,市場經歷劇烈動盪,短時間內歐洲各國的系統性風險升高,即使歐洲經濟仍在復甦的軌道上,而企業股息殖利率亦可望扮演撐盤角色,但市場信心至少會維持低迷數月以上。但他強調,目前歐股中仍不乏體質佳的公司,足以撐過這一段系統性風險升高的時間。
景順歐洲股票主管Jeff Taylor表示,以經濟層面而言,英國脫歐對歐洲其他國家產生永久傷害的風險較低,因為歐元區的復甦由內需帶動,有能力承受外在風險,如同過去兩年的表現。
對廣大的歐洲經濟成長造成些許傷害無法避免,但不認為整個歐陸將因為英國脫歐自動陷入衰退。此外,歐洲央行(ECB)與歐洲的主要政治人物,十分可能運用政策抗衡短期的壓力,會是甚麼形式尚無法預料,但不太可能袖手旁觀、任由市場恐慌。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